慢乙肝或可“準臨床治愈”

血清乙肝病毒RNA消失成為潛在診斷指標

2017年01月11日09:00  來源:健康報網(wǎng)
 
原標題:慢乙肝或可“準臨床治愈”

在日前召開的2016年亞太肝病研究學會第六屆乙肝專題會議上,北京大學醫(yī)學部病原生物學系主任魯鳳民教授報告了與廈門大學等單位的合作研究成果,并提出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安全停藥”和“準臨床治愈”新觀點。該研究成果于2016年刊發(fā)在歐洲肝病學會會刊《肝臟學雜志》上。

我國目前有近8000萬名乙型肝炎病毒(HBV)慢性感染者,近2000萬名慢性乙肝患者。為減少停藥帶來的疾病復發(fā)和反彈,各國的慢性乙肝防治指南多強調(diào)患者長期甚至終生用藥。而實際上,約20%的患者停藥后并不會反彈;谘逡腋尾《綬NA持續(xù)消失為實驗室診斷指標的“準臨床治愈”概念,如果能經(jīng)多中心進行大隊列驗證,未來可用于鑒別哪些患者可以安全停藥。

魯鳳民介紹,研究人員首先從患者血清中檢測到包括在病毒顆粒內(nèi)的前基因組RNA,改變了過去認為只有在病毒的前基因組RNA逆轉(zhuǎn)錄轉(zhuǎn)變?yōu)镈NA后,才能形成子代病毒并繼而從感染的肝細胞內(nèi)釋放進入血液的看法。這解釋了乙肝病毒DNA消失的患者為什么還會出現(xiàn)嚴重反彈:雖然血清中的病毒DNA消失了,然而病毒的復制并未停止,只是換個樣子成了RNA病毒而已。那么,如果血清中的病毒RNA也消失了,就可以安全停藥了么?帶著這個問題,研究人員進行了小樣本研究。

乙肝表面抗原(HBsAg)是最早被發(fā)現(xiàn)的病毒成分,臨床上也多以其消失作為評價慢性乙肝“臨床治愈”的標準。但現(xiàn)有的藥物和治療手段很少能使患者血清表面抗原陰轉(zhuǎn),影響患者的治療意愿和依從性。另一方面,臨床實踐中卻常常有病毒DNA長久消失,血清中的表面抗原持續(xù)低值陽性的現(xiàn)象。

魯鳳民團隊和其他實驗室的早期研究顯示,肝細胞在感染乙肝病毒后,往往會有病毒的DNA片段整合到宿主細胞基因組上。這些病毒DNA片段雖然不能產(chǎn)生子代病毒,但卻有產(chǎn)生表面抗原的能力。理論上,患者長時間接受抗病毒治療后,體內(nèi)病毒持續(xù)復制模板(cccDNA)已經(jīng)消失,但血清中的HBsAg卻持續(xù)陽性。

研究人員進一步分析了41名長期接受苷(酸)類似物治療的慢性乙肝患者的血清病毒RNA水平和肝細胞內(nèi)cccDNA的活性。結果顯示,血清病毒RNA的持續(xù)消失反映了肝細胞內(nèi)cccDNA池的耗竭或者轉(zhuǎn)錄靜默,魯鳳民稱這種狀態(tài)為“準臨床治愈”。

據(jù)悉,在國家“十三五”傳染病防控重大專項的持續(xù)支持下,魯鳳民課題組將對血清乙肝病毒RNA的臨床意義進行系統(tǒng)研究,以驗證“準臨床治愈”和基于此的安全停藥的可行性,并推出我國慢乙肝臨床治愈路線圖,使更多的患者實現(xiàn)臨床治愈。(記者 付東紅)

來源:《健康報》

(責編:孫奕菲、姚欣雨)

巴林右旗| 岑巩县| 彰化县| 德化县| 旌德县| 嘉义县| 岫岩| 绍兴市| 临颍县| 曲阜市| 兴义市| 合川市| 南丰县| 龙江县| 肥东县| 元朗区| 调兵山市| 白朗县| 巫溪县| 宜黄县| 文水县| 延庆县| 金山区| 商丘市| 大同县| 鄄城县| 萨嘎县| 堆龙德庆县| 蚌埠市| 吴川市| 将乐县| 公主岭市| 遵义县| 新丰县| 哈巴河县| 沾化县| 南华县| 团风县| 广南县| 仪陇县|